我的援藏感言
总有一种情怀让人无限景仰,总有一种精神让人肃然起敬。西藏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那蔚蓝的天空,那奔腾的大河,那巍峨的雪山,总让人心怀向往。西藏,对于旅行者来说,她是最为圣洁美丽的天堂;对于本地藏族同胞来说,她是虔诚的信仰;而对于我们援藏人员来说,她是山长水阔的路途,是心中的信念所在,是生命中的第二个故乡。
自2020年5月以来,怀着对藏区的深深热爱,带着各级领导的殷殷重托,背负着亲人的不舍,我作为水利部第14期援藏干部,在西藏自治区重点水利建设项目管理中心工作了近一年。这短暂的一年中,有付出,也有收获;有汗水,也有欢笑;有遗憾,更有成长。
援藏之前,我对西藏的认识就是小学和初中的水平:是文成公主的故事,是电影《农奴》里的影像,是才旦卓玛的歌声,是一幅布满深褐色地图,是一个神秘、神圣、神奇、神往之地。一年援藏,在这片远离都市喧嚣的净土上,我既有“身体下地狱”般的折磨和痛楚,又有“眼睛上天堂”般的震撼和喜悦。
进藏之后,高原反应首先给了我一个下马威,让我感觉到就算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也应敬畏大自然。简单的休整后,我很快适应了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生活习惯,带着“进藏干什么、在藏做什么、出藏留什么”的思考,满腔热血的投入到工作当中。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最让我感到愧疚的,是夜间独处时袭来的与家人分别的痛苦。家庭的重担都压在老娘和媳妇身上,我只能每天晚上通过视频一解思家之苦。一人援藏,全家奉献。作为儿子,对父母不能尽孝;作为丈夫,不能对妻子尽爱;作为父亲,对儿子不能尽责。夜深人静,节日之际,仰望星空,思乡之情化为夺眶而出的泪水,我才如此深切地体会到何谓“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种痛楚,一直埋在我心里,我不想也不愿抒发出来。在西藏,远离城市的喧嚣,远离亲人的关照,任何意志的软弱和思想的松懈,都会使自己前功尽弃、一事无成。在这里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战胜了自己就是战胜了一切。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去过海拔2200米的林芝市察隅县察瓦龙乡,也去过海拔4700米的日喀则市仲巴县。所到之处,皆为山路崎岖、悬崖峭峻、深渊万丈,于大漠戈壁、荒无人烟之处所经历的险象环生的景象还历历在目,如今依然还有“路如朽绳,命似秋叶”之感。到过西藏的人,都知道西藏苦;而只有在西藏工作过的人,才深知西藏难。一年下来,我深深地体验到了什么叫山高路险,深深地感到在藏干部群众的不容易。在内地调研,有可能三天跑四个省,可是在西藏,却很可能三天也出不了一个地区,下面的县里,尤其是乡里、村里,更是路况复杂。通过下乡考察,我看到了国家在西藏建设中所取得的成绩,特别是脱贫攻坚上取得的巨大成就,一片片的集中搬迁点映照在蓝天白云下尤为夺目。在西藏的所见所闻使我感觉到前赴后继的“援藏人”从慢慢落实上个世纪几代党的领导对援藏政策制定到一步步完善,我们基层干部个人价值得以体现,党章党规得以具体化,藏族同胞得以一步步向党靠拢。一条哈达献给党,一条哈达献人民,援藏不是援藏,是民族大团结共兴荣。
一次援藏行,一生援藏情。援藏的这一年,是付出的一年,也是收获的一年。既收获了领导无微不至的关心,也收获了同事们无时无刻的鼓励;既收获了淳朴的藏汉之情,也收获了深厚的援藏之谊,这种情谊不会随着时间而消逝,只会像酒一样,历久弥香。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