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是最好的家风
什么是家风?家风,又称“门风”,是指一个家庭祖上传下来的一种风气、习俗,与这个家庭的荣辱兴衰相辅相成。良好的家风,是通过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耳濡目染,代代相传的无声教育。中国是礼仪之邦,泱泱我大国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已深深铭刻在每位国人的心中。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从三国名相诸葛亮的《诫子书》到传递着那浓浓父子感情的《傅雷家书》。好的家训、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策鞭和希望,也同样展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在我家也是如此。虽然祖上未留下关于家风家训的只言片语,但言传身教下也是一代代恪守着作为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从小,我便常常听祖父说起我们吴姓家族的历史故事,时至今日都让我记忆犹新。我们吴氏祖上来自江苏省常州地区,在这片富饶美丽的地方祖祖辈辈辛勤劳作,对于生活丝毫不敢懈怠。我们这一族没出过大官,也没中过状元,按说是平淡无奇的。好在吴氏家族门风秉正,祖辈们精心哺育,繁衍后代,曾祖父身体力行,勤俭持家,于生活的琐碎中衍生出的纯朴节俭的家风世代相传。
到祖父这代,韶华时光正碰上“抗美援朝”,祖父利用所学知识成为一名光荣的铁道工程兵。那个时候,只有大国没有小家,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因为要修铁路,祖父一辈子去了很多地方,最后随着铁路十四工程兵团留在了湖南长沙,我们也得以在毛主席的家乡生根发芽。记得祖父时常跟我说起当年的故事。人一辈子要做个实在的人,不要好高骛远。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全靠共产党给我们带来的。不要浪费,不要大手大脚。语言很质朴,道理很简单。可是小时候,我却不懂这些。常常不理解为什么在桌子上吃饭,掉一些饭粒,或者碗里饭没有吃完就会惹祖父生气。也不理解为什么祖父一个眼镜带了那么多年,镜腿都是摇摇欲坠,还得用棉线把它绑紧后才能使用。身上的衣服也是来回就几件,反复穿反复洗,洗得发白变薄了,也舍不得丢。家里的瓶瓶罐罐,纸盒纸箱总是躺在祖父的床底下,旧得一批去了新得一批又来了。小时候的不以为意,到今天我才有了新的领悟。点点滴滴的小事,确让我泪洒衣襟。怀念祖父,怀念祖父的勤俭持家、朴实无华的家风做派。于小家而言,勤俭是一个家庭坚实的基础,积少成多,非积小流不成江海,所谓“一人知俭一家富”,家庭财富的积累一定来自细微处的点滴;于大国而言,墨子早有“俭节则昌,淫佚则亡”的说法,一国百姓若是挥霍无度,资源必有耗竭之日;于更长远的未来看,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万恶惧纵,一个国家良好的国风、家风都需要这样的细节来支撑。
今时今日,祖父早已驾鹤西去,我也做了一名母亲。祖父和父亲都是铁路建设者,而我选择了水利事业,都说做一名水利人是辛苦的,但我要说做一名水利人也是光荣的!工作性质不同,但我们都是靠勤劳双手默默奉献的一线工作者。时代在变迁,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改变,可是勤俭持家的家风一直在传承。新的时代赋予新的内容。它将一直激励着我砥砺奋进,不断前行。同时我也会把这种精神告诉我的女儿,让这种精髓流入骨血,世代相传。
最后,请让我用《诫子书》中的一段话作为今天的结尾,与大家共勉。“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谢谢大家!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