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报载文:建“六项机制” 筑安全之基
安全如山岳,防范始未然。
2024年,长期公开精准单双(以下简称澧水公司)积极落实水利部关于水利安全风险管控查找、研判、预警、防范、处置、责任“六项机制”建设要求,在水利部和长江水利委员会的坚强领导下,锚定构建全覆盖目标,以江垭和皂市水库先行先试为基础,稳步推进公司业务领域及项目构建工作。
2024年,澧水公司着力在“六项机制”体系构建、功能完善、落地见效上出实招、抓长效,圆满完成了“六项机制”建设全覆盖目标,实现从事后被动管理向事前主动管理转变,从分散粗放管理向系统精准管理转变,从突击整治管理向专业常态管理转变,坚决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公司安全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一盘棋”谋划积极部署推进
“六项机制”是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重要措施,是水利生产经营单位提升风险管控能力、防范遏制生产安全事故的“法宝”。
“我们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的更高标准和更严要求,认真落实水利部和长江委党组关于构建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的各项部署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细化各项措施,充分发挥‘六项机制’在风险防控、隐患整治、事故防范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认真做好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整治,不断提升公司安全生产能力和水平。”澧水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徐磊多次召开“六项机制”全覆盖工作推进会,对相关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一年来,澧水公司党组深刻理解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将“六项机制”作为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风险的重要举措来抓。澧水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全面领导“六项机制”构建工作,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分管负责人具体抓,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公司坚持一体谋划、统筹推进,结合安全生产实际,依据水利部工作要求,深入分析落实“六项机制”的重点和难点,先后制定并印发《澧水公司构建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实施方案》《澧水公司2024年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推进工作计划》,明确了工作的时间表、路线图。
澧水公司针对生产经营领域广、项目多,安全生产点多、线长、面广的情况,规划编制出台了“1+N”“六项机制”实施手册,即1个总则加水库工程运行、风电项目运行、光伏项目运行、在建工程管理、物业服务管理等涵盖公司全部业务和项目的5个分册,明确实施路径,细化管控内容,实化步骤措施,固化成果清单。同时,澧水公司专门成立工作专班,定期组织开展专题学习和建设宣贯,及时分析研究部署,强化跟踪督促落实,并将构建工作纳入年度安全生产考核,有力推动了各项建设任务的实施,确保了年底前澧水公司所有业务板块和项目领域实现“六项机制”构建全覆盖。
“一股劲”攻坚打造亮点特色
安全生产“一失万无”,须臾不可放松,唯有建立长效机制,才能保障“万无一失”。
“公司结合安全生产实际,在推进‘六项机制’全覆盖过程中,初步厘清了干什么、谁来干、怎么干等问题,明确了各领域构建工作应形成的成果清单,将‘六项机制’建设全覆盖纳入安全考核重要内容,旨在通过不断提升运用‘六项机制’全链条管控安全生产风险、全方位排查治理事故隐患、有效防范遏制事故发生的能力,保障公司安全生产高质量发展。”公司党组副书记、总经理、安全生产委员会副主任陈印辉介绍道。
统筹部署,全局落实。澧水公司所属各单位闻令而动,出台符合各自实际的推进工作方案,明确构建任务时间节点,开展涵盖工程项目、防洪度汛、岗位设置、劳务派遣以及外委人员等方面的全方位“体检扫描”,全面、系统地辨识查找、分析研判、动态更新危险源清单,推进“监控预警+人工巡查”双结合机制,提升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效能。科学设置“图栏牌卡”,各单位内业精细化管理与外业可视化标识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安全管理水平与工程面貌显著提升。同时,各单位从工程技术、生产管理、预案修编、教育培训、安全考核等方面制定相应管控措施、落实全员管理责任。
通过上述措施,澧水公司初步实现了风险查找规范化、风险研判科学化、风险预警多元化、风险防范合理化、风险处置精准化、责任落实全员化,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控能力显著提升,安全生产氛围日益浓厚。
“六项机制”涵盖的查找、研判、预警、防范、处置、责任六个环节,都有明确的工作程序和要求,涉及大量业务流程,必须善于向技术借力,不断提升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为此,公司坚持系统思维、创新理念,积极利用数字孪生江垭皂市平台建设成果,建设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模块,通过信息平台有效整合“六项机制”各项工作,创新推出了现场设备信息二维码,扫码即可了解该危险源主要信息,动态更新后台数据,连接数字孪生平台数据库,确保实时监测、及时处置,实现以水利新质生产力赋能安全生产管理。
系统平台具备查询、监测、管控、预警、提醒等功能,实现公司所属全部单位项目安全生产责任、安全培训教育、危险源查找研判、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预测预警管理、应急管理等安全生产全过程线上管理,为工程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智慧支撑。
目前,公司正结合数字孪生、水库现代化运行管理矩阵建设等工作,进一步融合流域生态、水库动态、工程管控及机电设备等可视化场景,通过集成多源数据、构建虚拟模型、实现双向映射、智能信息融合、移动端联动等机制手段,为工程监测预警、风险防控、隐患排查治理、应急处置和责任落实等提供全面支持。同时持续强化全员推广使用,充分运用管控平台开展安全风险管控日常工作,不断提升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信息化、智慧化水平。
“一体化”运用推动落地见效
“六项机制”内涵深、链条长、概念多、受众广。建立了机制,更要运用好机制。截至目前,澧水公司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充分依托“培训日”活动,先后开展了《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实施工作指南(2024年版)》解读、数字孪生“六项机制”模块构建、加强危险源辨识评价、安全生产作业风险管控、应急处置制度宣贯、冬季消防安全知识等专题培训20余次,参加人数600余人次。引导全体职掌握风险的生成机理、演化规律和致灾原理,熟练掌握突发事件的有效应对措施,确保全体员工对应知应会内容入脑入心,做到“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
“‘六项机制’来源于风险演变特点规律,落脚在安全生产各个环节,必须紧密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认真细致梳理风险管控流程,将更严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更强的责任嵌入日常安全工作管理中,补齐短板、夯实基础,坚决避免风险管控和日常运管‘两张皮’,这样才能确保‘六项机制’真正落地见效。”澧水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张洪刚说。
江垭电站在今年开展的1号机组A级检修中,充分运用“六项机制”,狠抓全过程管控。组织全体成员就作业全过程进行危险源辨识、研判危险源等级、明确管控措施和责任人员。提前编制施工方案,成立技术质量小组,常态化组织召开班前会,严格开展“三交四查”。设置现场专兼职安全员,运行值班人员通过全覆盖的监控摄像头对作业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对各作业面实施全过程监管。在检修现场设置设备展板、检修作业卡、安全风险告知牌和应急处置卡,时刻提醒现场人员安全风险及管控应急措施,有效保障了检修工作顺利进行。
皂市电站将“六项机制”全面应用在机组C级检修、水阳坪高位水池道路硬化、仓库及副厂房屋面防水、溢流坝段闸墩及溢流面裂缝处理等项目中,重点将外协单位和人员纳入“六项机制”管控各个环节,按照工作任务及职责分工,共同管控现场风险危险源,确保了各项目高效安全实施。
“我们在风电项目建设中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制定了《危险源辨识和评价清单》,共查找出危险源308个,再评定出具体的风险等级,根据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预案,明确风险责任人,确保项目安全可控在控。”澧水公司白竹、磨子岭风电项目部生产部部长曾丹介绍。为切实抓好在建风电项目的建设和安全管理,公司白竹、磨子岭风电项目部把“六项机制”这一“法宝”贯穿项目建设始终,有力保障了项目安全顺利实施。
澧水公司全资子公司机电公司结合公司光伏电站运行管理实际情况,开展危险源查找和辨识,设置了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风险告知卡、风险公告栏和安全警示标志,坚持采用“安全生产日常督查+恶劣天气重点检查”的方式,努力实现不放过任何一个漏洞,不丢掉任何一个盲点,不留下任何一个隐患。
“我们坚持以‘加强重点区域管控’和‘改进隐患排查’为抓手,组织对长沙基地和温泉辖区的构筑物、建筑物、管理、环境、设备设施、作业活动等开展了全面细致的风险排查,通过风险研判,进一步明确了电梯特种设备、游泳池防溺水等重点风险领域和关键风险点,并组织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检查25次,排查安全隐患67处,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取得了积极成效。”澧水公司全资子公司泽通公司总经理表示。
安全生产是“生命线”“责任线”,更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和“高压线”。澧水公司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持续发挥好“六项机制”对强化全过程、全方位、全链条风险管控和事故预防的重要作用,以须臾不可放松的责任感和事事心中有底的执行力,全力抓好防风险、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以高水平安全护航公司高质量发展!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